近年來,山東省級財政通過持續加大財政投入,創新財政扶持手段,支持民營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參與“兩新一重”項目建設。
在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,累計推動設立64只新一代信息技術基金,認繳規模381億元,投資項目340個。落實資金3.51億元,在全國率先實施“云服務券”財政獎補、“1+N”帶動提升行動等創新性政策措施,培育打造了海爾卡奧斯、浪潮“云洲”等國內知名工業互聯網平臺。籌集資金1.2億元,鼓勵市縣創新投入方式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運營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。
在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,落實資金5200萬元,支持實施智慧城市建設、大數據中心電價補貼等政策,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。籌集資金14.13億元,支持煙臺蘋果、壽光蔬菜2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及16個鄉鎮農業產業強鎮,推動89個縣開展糧棉油高產創建,有力支持了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。統籌資金46.42億元,支持實施棚戶區改造三年攻堅計劃,創新實施老舊小區改造“4+N”籌資試點,推動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投入機制,讓更多群眾分享發展紅利。
在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點項目建設方面,按照“政府主導、多元化投資、市場化運作,一體化管理”原則,引進民營企業參與高速公路、普通公路特大橋梁建設。積極探索和推廣PPP等融資模式,吸引民營等各類社會資本投入項目建設。截至目前,全省納入管理庫的PPP項目754個,投資總額8011億元。其中,民營資本參與項目297個,投資額2145億元,民營資本參與比例達53.7%。